
邀請舊雨新知齊來支持!
報名連結
https://forms.gle/vrJNCcvKZcA3hoS49
大象藝術空間館成立於2007年11月,位於臺灣台中市精華的自然科學博物館特?
「大象」的緣起,是本館負責人鍾經新女士在為畫廊定調時,與藝術界前輩論藝中產生的。老子在言明「道」之至高至極境界時,提及「大方無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聲,大象無形」之說。大象無形之意可理解成自然之大象是無形之形,大象是天象,亦可屬於心靈的世界,只有用至真至誠的心靈才能體察,故而無形世界中存有理解有形世界的真知。
大象藝術的空間經營則本於其經營理念,兩層樓面合計100坪的寬敞室內空間,簡潔俐落的刷白牆面設計,體現白盒子概念的現代主義展場空間,讓觀者能清心無礙地與繪畫對話。以當代藝術的推廣與學術研究為主要經營方向。經營方向選擇以全球高品位藝術家為範圍,除定期舉辦代理藝術家個展,並同步進行學術交流座談會與發行藝術相關出版品,且不定期邀請知名策展人在大象或與美術館共同策劃主題性、學術性的展覽,更積極參與國際性藝術博覽會與進行國際策略聯盟。希望能藉由持續的展覽規劃,與更多的藝術愛好者分享多元的當代藝術視野。
Operating as usual
邀請舊雨新知齊來支持!
報名連結
https://forms.gle/vrJNCcvKZcA3hoS49
大象藝術祝您龍年大吉~
P.S 春節2/8~2/14休館
🔔即日起大象藝術空間館粉絲頁將移轉至新粉專,請舊雨新知持續關注。謝謝支持!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64346276189&mibextid=PtKPJ9
🔔新展預告~
《複數 人/ Plurality in Body》展覽聚焦於科技影像所傳遞的視覺符碼,以數位技術詮釋多重性的身體複本。作品核心概念強調多樣化的身體協作,融合了AI人工智慧與生成藝術,結合數位媒介與科技創造,呈現「人機共創」的創作模式。同時,展覽思索科技如何介入身體意識,使其成為去疆域化的無肉身之體,以及在虛擬世界中的虛擬性狀態。
透過作品深入挖掘科技變動對身體感知的轉變,將其轉化為複數性的界域向度,企圖引領觀眾超越肉身的潛能意識,探索在元宇宙中身體所幻化成的多重樣貌。展覽的作品系列以多元化的媒材呈現,包括聲音、錄像裝置、VR互動裝置等,共同構築沉浸式的虛擬時空維度。透過深入探索身體、科技和虛擬世界之間的關聯,反思當代科技對身體感知的影響,以及人機共創所開啟的可能性。
展覽呈現對身體、科技與複數性的觀察視角,進行一場超越傳統感知框架的經驗之旅,透過構思想像漫遊,揭示出科技與身體的相互共構關係。
展覽名稱:複數 人—黃盟欽個展
展出時間:2024 / 2 / 17 - 3 / 3
開幕茶會:2024 / 2 / 17 (六) 15:00
展出地點:大象藝術空間館
(台中市北區博館路15號)
「琉光」-第三屆逢甲大學行銷系「內容策展」課程校外實習展覽在大象,以簡約之美,展現藝術多彩的層次!
源於逢甲大學特聘教授鄭月妹的推薦與行銷系主任李元恕之邀請,大象藝術空間館創辦人鍾經新女士自2021年受邀任教於逢甲大學行銷系以來,已第三年教授「內容策展」課程,延續前兩年培養「藝術策展」與「行政實務」融合的理念,今年仍開放展館場地,並提供個人之收藏,以純粹、簡約的藝術之旅為策展主軸,展出「琉光」這檔展覽,期許觀眾在琉光的璨燦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術情感共振,從策題、選件、論述到展覽呈現,讓學生能實際演練課程成果,最大化各項資源。
大象藝術空間館創辦人鍾經新女士開場表示:「這堂課是學習美學判斷的過程,尤其是同學需要彼此磨合並達成共識,包括畫冊的製作、邀卡與廣告稿的設計等,並學習如何成功邀到贊助,這是行銷實務上很重要的關鍵;也透過與同學的教學相長,並學習如何融入年輕學子的世界,期許往後藝術道路上還有機會與同學再次相遇。」
逢甲大學行銷系簡士超副院長於現場分享:「行銷是一種價值交換的過程,這是一堂最到位的非語言課程,專業就是藏在判斷與細節中,感恩每一次人生的相遇,收藏同學們最青春時期的成果,也勉勵同學能透過這堂課,收藏一輩子受用的愉快經驗。」
逢甲大學行銷系特聘教授鄭月妹也提到:「內容策展是一門有挑戰的學問,從純藝術的角度來看,策展的細節探討能廣泛應用到社會各種行銷活動中,而從創作角度來說,這堂課如同國外大學所重視的創新實作,從玩美學的實務經驗中了解機會的可貴。」
這檔展出依媒材將同學們分為七個組別,並以七個策展主題區分展區,分別為「息」- 攝影組:氣息是生生不息源源不斷的與生活交織在一起、「煥 · 想」-雕塑組:呈現了生活中的變遷和文化的對話與個人情感的流動、「拓影」-版畫組:在極簡的黑白之間,展現出豐富多彩的藝術生命、「流光溢彩」-油畫組:象徵著流動的光影,滿溢的色彩、「璞遠」-水墨組:勾勒簡樸之美的藝術哲學、「采源」-膠彩組:以「源」為主題靈感,深刻感悟自然之美的藝術之行、「隱」-錄像+複合媒材組:窺探生命中喘息、表達自我的空間,每個展區都彰顯了藝術家的創作理念,從文化交融到情感細膩,從色彩斑斕到黑白交錯,都讓觀者沉浸在情感和記憶的世界中,感受藝術帶來的力量與啟發。
「琉光」期望帶給觀者如琉璃般清澈的情感共鳴,也期許同學們能探尋自我的人生目標,開創屬於自己未來璀璨閃耀的藝術旅程。
展覽名稱 :琉光-逢甲大學商學院行銷系-
「內容策展」課程校外實習展覽
指導教授 :鍾經新、鄭月妹 (鄭圓圓)
展出時間 :2023 / 12 / 29 – 2024 / 1 / 14
開幕茶會 :1 / 8 (一) 14:30
展出地點 :大象藝術空間館
新展預告🔔
琉光-逢甲大學商學院行銷系-「內容策展」課程校外實習展覽
指導教授 :鍾經新、鄭月妹 (鄭圓圓)
展出時間 :2023 / 12 / 29 – 2024 / 1 / 14
開幕茶會 :1 / 8 (一) 14:30
展出地點 :大象藝術空間館
( 台中市北區博館路15號 )
「尋愛 ─ 侯淑姿個展」已於昨日圓滿落幕!
即將到來的聖誕佳節,大象藝術祝福您,平安喜樂🎄🎁
感謝每一位前來參觀《尋愛─侯淑姿個展》的嘉賓對侯老師滿滿支持的愛🧡,侯老師透過作品帶給大家的愛與影響力,將持續雋永留存,▶️展期至12月23日止,精彩的攝影創作,請把握時間欣賞!
➡️更多《尋愛 ─侯淑姿個展》展覽內容連結:
🔸非池中影音報導 (特別感謝)!
https://artemperor.tw/art/videos/1987
➡️緬懷攝影家侯淑姿報導連結分享~
🔸文化部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hseM5Sfd5xeej28m/?mibextid=WC7FNe
🔸典藏 ARTOUCH
https://artouch.com/art-news/content-126072.html
🎧 對「愛」,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看見。年少時的飛蛾撲火、年長時的重新回看,臺灣觀念攝影藝術家侯淑姿透過再次審視早期創作的《尋愛》和《迷宮之徑》系列作品,尋獲個人自我探索過程中的至寶。
📻古典音樂台FM97.7,今晚11月28日星期二晚上六點,節目中邀請大象藝術空間館的創辦人鍾經新,與我們分享《尋愛-侯淑姿個展》全台首次在台灣展出的兩套作品;以及藝術家歷經生命洗鍊後,對「愛」是否有新的體悟?精彩內容,不容錯過!
💬 更多收聽資訊請上:
【尋愛─侯淑姿個展】大象藝術空間館 創辦人鍾經新 #按下訂閱鍵 #開啟小鈴鐺 #詳細播出資訊在資訊欄 🎧 對「愛」,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看見。年少時的飛蛾撲火、年長時的重新回看,臺灣觀念攝影藝術家侯淑姿透過再次審視早期創作的《尋愛》和《迷宮之徑》系列作品,.....
2023「尋愛 ─ 侯淑姿個展」~ 展場空間
感謝蕭宗煌院長今日的蒞臨🩵
🎧 從16世紀到19世紀,帆船,在全球貿易和戰爭中的主導地位達到了頂峰。這個以歐洲為中心開啟的大航海時代,帶來了文化、貿易、甚至戰亂的衝擊,也不斷探索人與人之間的更多可能。而「風帆」也逐漸成為迎向挑戰、無懼未來的象徵。今年,逢甲大學校園公共藝術裝置,由行銷系鍾經新老師規劃「迎風躍進-走在歷史的切線上」為展題,邀請國際知名雕塑藝術家邱泰洋《春之風帆》作品進入逢甲大學校園展出,希望能藉由風帆破浪前行的意象,激勵人們勇敢向前。
📻 好家庭聯播網,台中古典音樂台FM97.7,📌11月20日星期一晚上六點📌,節目中邀請作品的策展人也是大象藝術空間館的創辦人鍾經新,與我們一起聊聊策展人在展覽中的角色,以及公共藝術的美學之力,精彩節目,邀請您準時收聽。
🎧 錯過首播,隨選隨聽:https://pse.is/5e38dt (11月20日 19:00開放)
🔗線上直播收聽 ☛ http://www.family977.com.tw/ (請點擊網頁頂端▶️收聽)
古典音樂台 聯絡我們 我要訂購 《山歌一唱心花開》客家歌謠管弦樂... 2023-06-09(五) ~ 2072-05-25(三) 了解更多
感謝今日蒞臨「尋愛 ─ 侯淑姿個展」開幕座談會的嘉賓🩵
臺灣觀念攝影家侯淑姿,以哲學背景為底蘊,於90年代初期前往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(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 深造影像藝術,留學期間受女性自拍攝影影響,開始深掘內在「真我」,後進駐紐約大地藝術家工作室(The Earth),受行為藝術家謝德慶的鼓勵,嘗試身體行為演出,開啟個人身體測量之實驗攝影,作品中展現女性主義的觀點,啟發不同深層探索與反思。
大象藝術2023年冬季「尋愛 ─ 侯淑姿個展」,展出攝影家於臺灣首次發表、早年赴美國期間創作的《迷宮之徑》與《尋愛》兩個系列作品, 11月18日展覽開幕以座談會形式展開,探討侯淑姿如何以新的視角,重新省視少女時期對於「愛」的理解與體悟。
大象藝術空間館創辦人鍾經新開場時提到:「推動攝影展覽是一個長期的工程,因為攝影是小眾藝術,需要有心推廣以及特定機緣,才能有所展出,感謝一場透過女藝會得知的新書發表會活動結識侯老師,讓塵封30年的珍寶創作,有機會藉由這次展出亮相。」
與談人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部主任曾芳玲描述:「塵封多年重新發表的作品,歷經很長時空的空缺,從90年代到千禧年到近期,軸線拉起後,再次回顧,在當時時空背景下鋪陳的網路,用身體表達、探索的議題,令人感到非常震撼。」
與談人亞洲文化協會臺灣基金會執行長張元茜表示:「如果不是透過攝影,很難傳達出侯老師關於這些議題的概念,每張作品裡都帶給觀者深刻的刺點、激發深沉的感觸,而青春就是自我掉入超現實夢境的迷徑中,試著找尋出路的過程,很驚訝侯老師在這麼早期就在歷練。」
攝影家侯淑姿於現場分享:「哲學幫助我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產生獨到見解,帶領我關照這個社會的角落並給予我心靈上的自由,尋愛的主題,是一個探詢自我認同、釐清自身定位的過程,唯有真正了解自己,才有能力擴大關懷他人,這檔展出對我意義非凡,是經歷生病歷程於病榻中所完成的作品,再度回顧整理,才了解愛其實一直在我左右。」
嘉賓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林平也表示:「攝影不只是一種美學的工具,更是行動的痕跡,讓霎那間可以存留,而在那個年代要做這些議題的作品,會退縮甚至感到懷疑,很恭喜侯老師這麼久以前曾經對自己的承諾能於今日發佈。」前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也特別趕來致意形容「認識的侯老師總是將自己變成一個媒介般地去進入別人的生命,沒有想到這次有機會從作品中看到她早期不同的另一面。」
少女時期的侯淑姿總想理解命運的謎團、男與女的關係、愛與慾的糾結,以及生命的目的,《迷宮之徑》系列引用聖經創世紀中夏娃的誘惑為背景,虛擬一墜落家門口的天使為引子,隱喻人類的罪性與無法自救;《尋愛》系列為以個人身體測量之實驗攝影,就視覺政治學的角度,摸索出「反男性觀看」的途徑,企圖表達女性受社會有形/無形的約制、身體/心靈的束縛與釋放、東方女性身處西方白人社會的不被理解,即日起至2023年12月23日,大象藝術邀您蒞臨感受侯淑姿歷經生命洗練後所重新詮釋的愛。
🔔新展預告~「尋愛 ─ 侯淑姿個展 」
Searching for what I love, solo exhibition by HOU Lulu Shur-Tzy
展出時間 :2023 / 11 / 18 – 12 / 23
座 談 會 :11 / 18 (六) 15:00
與 談 人 :侯淑姿 ( 國立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
計學系副教授、攝影家 )
王雅倫 (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 )
展出地點 :大象藝術空間館
(台中市北區博館路15號 )
「非想 非非想 — 梁任宏 個展」展期倒數中~ (至11/12 日止),與您分享展出影片紀錄 (攝影_吳欣穎) ~ 請把握時間參觀 !
Tuesday | 12:00 - 20:00 |
Wednesday | 12:00 - 20:00 |
Thursday | 12:00 - 20:00 |
Friday | 12:00 - 20:00 |
Saturday | 12:00 - 20:00 |
Sunday | 12:00 - 20:00 |